为贯彻落实省市卫计委及邹城市卫计局关于医疗联合体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医共体建设,4月19日,总医院在城前镇组织召开邹城市第一医共体第一次理事会。邹城市卫计局党委副书记代旭东、总医院副院长李宣东、邹城卫计局医改办主任张风雷及邹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尚河卫生院、中心店镇卫生院、凫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乡镇卫生院院长、医共体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总医院社区管理科刘振国科长主持。
会上,首先讨论了邹城市第一医共体理事会章程;刘振国科长宣读了邹城市医共体建设协议书;会议明确了总医院与医共体内各医疗单位的职责分工及权利义务;随后,邹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尚河卫生院、中心店镇卫生院、凫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乡镇卫生院负责人介绍了各自服务能力和人员配置情况,阐述了需要帮扶和解决的技术难题,并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相关意见及建议。李宣东副院长介绍了兖矿总医院服务能力与学科建设情况,并对大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了梳理,他表示将结合兖矿总医院自身条件,尽力帮助乡镇卫生院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比如病人转运、基层医务人员轮岗进修等问题,同时会根据当地多发疾病情况,帮助其重点建设1至2个特色专科,培育至少3项适宜技术。此外,第一医共体理事会全体成员还实地参观了邹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最后,邹城市卫计局党委副书记代旭东强调,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共同推进医共体工作,大家要抱团取暖,团结一致,为实现邹城市医改目标而努力。(朱明环)
相关背景:
医共体主要是由三级公立医院或业务能力较强的医院、县级医院牵头,组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城乡医疗机构或专科之间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医联体。医共体是国家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合理配置资源、使基层群众享受优质便利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强化一是建立“三个通道”即人员上下流通通道、资源整合共享通道、患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鼓励和引导居民到基层首诊,上级医院对签约患者提供优先接诊、检查、住院等服务,畅通术后恢复期、重症稳定期等患者向下转诊通道。;二是实现“两个下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大医院普通门诊患者下沉;三是推动“一个提升,实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