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总医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近年来,围绕三级医院评审和医院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信息化建设,并将管理信息系统与临床信息系统等协同发展,创新医疗服务的模式,从而全面改善和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进服务人性化
为了规范和方便门诊患者就医,医院于2011年底将门诊分诊排队叫号系统列入了年底的维简计划,在年底前进行了合同签订、硬件安装调试、环境搭建等工作,2012年4月门诊部分诊护士到位后,立即开始了系统培训实施工作,该项目的实施一改医院以往诊间嘈杂、混乱的就诊环境,获得了广大病患的一致好评,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形象。2012年8月,医院东院区查体中心实施上线了查体系统,为来医院查体的病人建立了系统规范的健康档案,通过这样一种系统的管理,可以提供历年来查体结果的追踪查询,为医护人员更好地为矿区广大职工家属和当地人民群众查体服务提供了可靠的平台。为了有效解决病人回访瓶颈问题,医院专门成立了回访办公室,自主开发出院病人回访管理系统,提高了回访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进一步达到了促进医护人员更好地为广大就医病患服务的目的,病人满意度大幅度提高。配合门诊输液室管理系统的实施上线,为了使工作流程更规范,病人就医更清楚明白,医院又对门诊药房配发药程序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完善并使用了门诊药房输液单打印、配药单打印功能,减少了病患与医务人员的纠纷。2012年10月,医院全面实施了供应室追溯系统,通过与HIS系统接口信息共享,实现了消毒材料的全程追溯跟踪,保证了病人在医疗过程中的安全,并且两院区可以实现互联互通,统一领用,统一发放。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响应卫生部关于“先看病、后付费”的号召,我院及时实施了便民服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病人自助挂号、满意度调查及投诉管理、病人账户管理及自助充值、自助报告打印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病人就医。
加强基础性建设,实现管理信息化
根据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医院实施了病案管理及医疗卫生信息统计上报系统,并按照医院评审要求的内容进行了前台数据采集和后台数据汇总,该系统的实施实现了医院病案信息的数据共享,达到了医疗质量指标数据的统计。为了减少因药房输液单书写不清晰而产生的门诊输液病人与输液室工作人员的不必要的纠纷,2012年8月实施了输液中心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直接采集到收费后的需要输液病人的信息,并且打印输液瓶贴,使门诊输液核对流程更健全、规范,在核对病人病历的前提下,护士站可以从系统中清楚的看到病人输液内容。为了规范日常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医院实施了抗菌药物监管系统,该系统可以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管,有效控制了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为了防止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各类违规违纪的操作,医院还安装了防统方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的抓取任何敏感信息,及时发现异常操作,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从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腐败现象的发生。我院在各种系统实施的过程中,信息管理部门进行了各种形式、各种规模、不同批次的操作培训共计240余场次,培训人员累计达到9000人次,在运行过程中,每天深入科室去指导使用,及时汇总反馈进行维护,保证了工程实施的顺利推进;
完善医保结算系统,方便参保病人就医
作为企业医院,既有内部医保系统也有地方医保系统,为方便参保病人就医,医院不断完善各项系统,最大限度的保障参保病人的利益。由于兖矿医保结算政策的调整,造成门诊特病病人报销量俱增,为了能给医保管理部门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工作,对兖矿医保特病报销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更新,更新后的系统大大减轻了报销人员的工作量,并使医保报销审核实现了电子化。2012年,我们还全面上线实施了兖矿医保门诊统筹,使医院端嵌入式结算程序全面修改升级。为了确保新农合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完成了新农合网络光纤接入改造,实现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病人就医的实时结算。2012年9月,根据济宁市社保局要求,将原有社保结算平台从2.0版本升级至3.0版本,因本次升级涉及改动内容广,业务面大,原系统基本不能使用,为了保证系统的及时使用,医院积极与相关业务公司联系,第一时间获取了接口文档,进入了系统重新研发,在规定时间启用了全新版本的城镇医保结算系统级。
近年来,总医院为了提高整体信息化水平,先后投资 624万余元,用于信息化建设,相继实施了门诊及住院电子病历系统、门诊电子处方信息系统、LIS检验信息系统、麻醉临床信息系统、分诊叫号排队系统、抗菌药物监管系统、病案管理及医疗卫生信息统计上报系统、网上预约挂号及医院互联网门户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输液管理系统、供应室追溯系统、新生儿出生医学记录管理系统、取药排队系统、电子图书馆、网上预约挂号系统等项目,下一步,医院还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完成影像存储传输及报告系统、实施PACS/RIS,对数据中心设备进行改造,达到数据及物理链路的双备份及虚拟化管理,建设一个符合国家《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标准的中心机房,合理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增加信息工作的技术力量,提高为临床服务的质量,立足长远发展和信息资源共享,为实现数字化医院目标奠定基础。 (任其华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