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既能照顾重病的母亲,又不耽误工作,她毅然选择背起病重母亲去上班。
牛丽出生在山东省邹城市张庄镇桃花山村一个普通农家。在家牛丽排行老大,有一个弟弟和妹妹。从小,牛丽就是一个懂事、好学、知道帮助父母干农活、照顾弟弟和妹妹的好女孩。200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济宁医学院。
2011年9月,牛丽毕业后经公开招聘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兖矿集团总医院。
刚参加工作的牛丽,有着平凡而伟大的梦想,要在总医院这片沃土上播撒自己的汗水,用坚持和付出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临床转科期间,牛丽业务扎实,对待病人热情周到,深得领导、同事、患者的赞许,并多次参加技术比武大赛,取得良好成绩。
2014年2月3日下午,母亲突然晕倒,被紧急送进医院,经医生诊断,确认为大面积脑出血,发生脑疝,生命危在旦夕,急需进行开颅手术。术前医生曾说母亲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术后也有可能终生成为植物人,但不手术命都不保。经过理性的思考后,家人一致同意立即对母亲实施手术。现在回想起术后2周的生命危险期,牛丽心里还是充满了无限的恐惧和无尽的担忧。那14个日日夜夜,真是度日如年,每当夜幕降临,牛丽就庆幸母亲又度过了一天。14天后,母亲终于醒了,但在之后的3个月内,她是一个植物人的状态,除了会睁眼,无意识、无反应,吃喝拉撒都要人工帮助。母亲的命暂时保住了,但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身边必须有人照顾,牛丽的弟弟和妹妹都远在外地工作,父亲身体不好,照顾母亲的担子就自然落在了牛丽的肩上。刚开始,牛丽把母亲放到单位集体宿舍,利用下班时间照顾母亲,由于母亲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身边必须24小时有人看护,胸外科护士长见牛丽确实照顾母亲困难,破例同意牛丽上班时可以带着母亲,并给牛丽在值班室安排了一个床位,这样牛丽不仅可以安心工作,还可以抽出一点点的空隙照顾母亲。就这样,牛丽每天早上把妈妈从宿舍三楼背到六楼的科室,做好本职工作后,抽出一点空隙去给妈妈翻身、拍背、喂水、喂饭。妈妈一开始不会坐,牛丽就每天带着她到康复科给她做上下肢体的康复活动,时刻陪着她,10天,20天,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后妈妈渐渐会坐了,一旦神经受损,恢复特别慢,对于正常人来说,一个简单的抬手动作,妈妈直到现在都练不会,陪着妈妈做康复的过程特别难熬,因为每天都练,可每天都看不出什么大的进步。下夜班时,牛丽也感到特别累,特别想睡觉,但是她还是硬撑着坚持买菜、做饭、洗衣服,即使是这样,看到妈妈还活着,叫声妈还有人答应,牛丽心里就会有无穷的力量,也特别的满足。妈妈怕自己好不了,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牛丽尽快与男友完婚,在2014.9.29号,牛丽与男友结婚了,然而,牛丽和老公没有利用婚假时间去度蜜月,哪怕是一天都没有,而是紧接着把母亲带回家,边照顾母亲,边帮爸爸干农活。结婚后牛丽没在自己新家吃过一顿饭,下班后牛丽就坐车赶回张庄镇自己的娘家,对牛丽的行为,他的爱人都给于了默默的支持!
2014年5月28日晚上12点,牛丽弟妹突然有临产症状,比预产期提前一周,而在外地的弟弟由于工作实在脱不开身,不能立即赶回来照顾她,牛丽又承担起照顾弟妹的担子,她把母亲暂时安置在科室,让同事帮忙照顾,自己在产房整整赔了弟妹一夜,直到第二天弟弟从外地赶回来,牛丽又把妈妈从科室背回宿舍。那几天,科室、产科、宿舍,牛丽一天往返十几趟,送饭、洗衣服。
牛丽感谢老天没有把母亲从她身边夺走。对于父母给予子女的爱,牛丽觉得即使付出了所有,也报答不完。
在牛丽最困难的日子里,同事、领导好多人伸出了援手,给了牛丽力量。科室主任、护士长为首的胸外科同事们,宿舍的姐妹们,……他们不仅在精神上给予牛丽鼓励,还在经济上给予了牛丽支持。
院工会得知牛丽这一情况后,安排专人慰问了牛丽,并询问其是否还有困难。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牛丽说,如果没有大家的支持与帮助,会很难熬。
如今,母亲虽不能完全自理,但头脑清醒,智力正常,牛丽看着比一年前病情稳定很多的母亲,留下了欣慰的泪水。(文/朱明环、编辑/桑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