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被确诊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抵押了房产,孩子的生命危在旦夕,最近却陆续收到了单位同事及社会各界近25万元爱心捐款……,这几天,这感人的一幕在兖矿总医院上演,为这个处于极度困境中的小家庭增添了丝丝温情。
孩子确诊急性再障 生命危在旦夕
农村走出的马圣依,是兖矿集团总医院的普通护士。3月13日,儿子鹏鹏感冒发烧,在医院检查血常规时,显示全血细胞减少待查。儿科同事建议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马圣依和妻子不敢耽搁,带儿子去上级医院做骨穿刺检查,确诊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重型)。夫妻俩又带孩子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在等待检查结果期间孩子的血小板从70降到5,最低时降到了1,医生告知我随时都有大出血的危险,建议尽快进行骨髓移植”说起鹏鹏的现状,马圣依很焦急。
年轻家庭陷入困境 抵押房产救孩子
“医生说,急性重度再生障碍贫血首选骨髓移植,否则撑不了半年。”孩子的病情将马圣依逼到了悬崖边,而医生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眼前一片漆黑。“骨髓移植进出舱费用、移植费和前期入院治疗费,需要40万左右,如果后期排异,费用可能要达到60万左右。”
辗转三家医院,不足一月,鹏鹏已花掉了10万元的治疗费。为给鹏鹏筹钱治疗,马圣依抵押了家里唯一的房子。“房子地段不好,短时间内还没卖出去,只能抵押出去贷款给孩子看病,即便如此,也只够前期的费用。”为省钱,马圣依一家住在简陋的家庭旅馆上下铺。
单位领导同事齐伸援手 重燃生命希望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科主任、护士长就把科室同事的捐款送来了;我返回北京治疗期间,医院其他科室的同事知道这事后也纷纷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形式为我捐款;医院领导得知消息后也以个人的名义为我捐款,院工会也决定给我发放慰问金,同事们每天都在朋友圈里帮忙转发众筹,有的同事一天帮忙转发好几条,现在好多兖矿其他单位的同事都为我伸出了援手,很温暖,很感动。”马圣依不知说些什么,远在北京的他只能在朋友圈不断地道谢。
“医生说,孩子的病情发现及时,骨髓移植治愈的可能性很大。”马圣依说着,眼中的希望逐渐燃烧。(朱明环)